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血吸虫病的有关知识,包括血吸虫与吸血虫的区别、血吸虫病的传播方式、感染症状、防治措施等,并提醒公众在春暖花开之际外出游玩时要做好防护,避免感染血吸虫病。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血吸虫与吸血虫的区别
吸血虫是指水蛭,是一种以吸血或食腐肉为生的体外寄生虫,而血吸虫是寄生于脊椎动物血管内的吸虫。在我国,能致病的血吸虫主要有7种。
关键观点2: 血吸虫病的传播方式
血吸虫病的传播离不开钉螺的帮助,虫卵污染水体、水体存在钉螺、人接触含有尾蚴的水体是感染血吸虫的三个主要环节。
关键观点3: 血吸虫病的感染症状
感染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皮肤刺痛感、丘疹和瘙痒、咳嗽、发热、肝脏肿大等。未经规范治疗且反复感染者,可发展为晚期血吸虫病,表现为腹水、巨脾、结肠增厚等。
关键观点4: 血吸虫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血吸虫病的关键是不接触疫水、安全用水。避免接触钉螺孳生的水体,如果必须接触疫水,应穿戴防护用品、涂抹防护霜、预防性服药等方式预防感染。
关键观点5: 血吸虫病的治疗方法
接触疫水后若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应主动到医院或血吸虫病防治机构进行检查。吡喹酮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抗血吸虫药物,确认感染后,应谨遵医嘱服药,加强随访。
文章预览
最近气温回升 你是不是已经按捺不住 想到户外钓钓鱼、玩玩水? 别急! 外出玩水 需 谨防感染 血吸虫病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提醒 ↓↓↓ 血吸虫病究竟是一种什么病? 它是如何传播的? 怎样才能避免感染? 本周(4月7日至13日) 是第二个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 一起来了解↓ 血吸虫≠吸血虫 血吸虫和吸血虫不是同一种寄生虫。 吸血虫 人们常说的吸血虫指的是 水蛭 ,又称蚂蟥,是一种以吸血或食腐肉为生的体外寄生虫。吸血虫主要生活在 水田、河流、稻田、湖沼、沟渠 等处,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种类很多。 血吸虫 血吸虫是一种 寄生于脊椎动物血管内的吸虫 ,又称裂体吸虫。能寄生于人体并致病的血吸虫主要有7种,即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间插血吸虫、湄公血吸虫、马来血吸虫和几内亚血吸虫。 人是如何感染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