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奇点网

《自然》子刊:巨噬细胞,“鼻子别太好使”!意大利学者研究发现,嗅觉受体等化学感受器,对巨噬细胞转变为...

奇点网  · 公众号  · 医学  · 2025-07-18 16:16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嗅觉受体在癌症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嗅觉受体与犁鼻器受体两类化学感受器是巨噬细胞在多种实体瘤中转变为促癌的免疫抑制表型的关键。通过全基因组CRISPR技术筛选,发现嗅觉受体OR51E2与巨噬细胞促癌表型显著相关。研究还表明,敲除特定的嗅觉受体基因可以改善抗肿瘤免疫应答,而使用药物抑制嗅觉受体也有同样的效果。但人体内与OR51E2结合的内源性配体是出乎预料的棕榈酸这种脂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嗅觉受体在癌症中的关键作用

研究发现嗅觉受体与犁鼻器受体是巨噬细胞在实体瘤中转变为促癌的免疫抑制表型的关键。特别是在前列腺癌模型中,嗅觉受体OR51E2参与调控巨噬细胞向促癌的M2-TAM表型极化。

关键观点2: 全基因组CRISPR技术筛选

研究使用全基因组CRISPR技术筛选与巨噬细胞促癌表型相关的基因,发现多达94个嗅觉受体和36个犁鼻器受体的编码基因与巨噬细胞促癌表型显著相关。

关键观点3: 敲除嗅觉受体基因的效果

敲除排名靠前的两个化学感受器基因Olfr644与Vmn2r29,可使巨噬细胞重新转变回促炎抑癌表型,不再抑制CD8⁺T细胞功能。体内实验也显示,注射敲除这些基因的巨噬细胞可有效改善抗肿瘤免疫应答。

关键观点4: 药物抑制嗅觉受体的效果

使用药物如全反式维甲酸(13-cRA)抑制OLFR644(与OR51E2结构相似),也可正向调节巨噬细胞功能,部分重现敲除相应编码基因的效果。

关键观点5: 关于OR51E2结合的内源性配体的发现

研究指出,虽然OR51E2等嗅觉受体会在人类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但与之结合的内源性配体是出乎预料的棕榈酸这种脂质,这种非经典配体与嗅觉受体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