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慵懒范儿
缘来缘往 微笑向未来 但愿我微弱的声音没...
今天看啥  ›  专栏  ›  慵懒范儿

别为偶像做无谓的买单

慵懒范儿  · 简书  ·  · 2018-11-26 11:17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追星是当下最为流行的色彩之一,追明星、追球星,那星这星,不亦乐乎。其疯狂程度令人咂舌。

记得2006年左右,一个独生女孩为了追刘德华,不工作,不谈朋友,甚至寻死迷活,逼迫家长变卖所有家产到香港见刘德华。

家长也是奇葩,竟然跟着胡闹,真的卖了家里的一切,陪女孩一起进军香港,求助媒体介入,还真见到了刘德华。

愿望得于实现后,女孩更加变本加厉,提出了更无理的要求,想和刘德华交朋友。刘德华是谁想交朋友他就和谁交朋友吗?真是痴人说梦。

当时大陆媒体流行一个帮女郎栏目组,和刘德华见上一面就是帮女郎栏目和香港媒体沟通后促成的,对于女孩太过无理的要求一时让帮女郎也沦陷了。当时媒体不够发达,若这事发生在今天,还真不知道演绎到什么程度。

这是十几年前盲目追星上演的惨剧和闹剧。也可谓是为了偶像作出了无谓的买单。

现在版的追星或许更狂热。只是方式有所不同,人们见识多了,追的渠道和花样也多了:追剧、追电影、追广告品牌、赌球等,一个“追”字了得。

有为了一张门票买掉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的;有追星追到丢掉饭碗的:有追星追到夫妻一拍两散的......林林种种,不胜枚举。

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或者为了给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减压,借助一定的方式释放压抑的情结,在精力和财力许可的前提下有节制地发发疯倒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别犯失心疯。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下面我再给大家讲一个例子,希望能帮助到我们身边和生活中盲目崇拜者走出心理的困惑。

前几天,朋友聚会,一个朋友谈到他的一个影视圈的朋友。

他的朋友小宁(化名)大学学的是表演专业,毕业后托关系进入剧组试演了几个小角色,但几年混下来总是在原地打转转,眼看一个女孩子的黄金期就要过了,她有点心灰意冷。

在她决定离开影视圈另谋发展时,接到一个能和她的超级偶像演一部戏的机会,虽然角色小到近乎是一个跑龙套的,但她还是兴奋得几天几夜没睡觉,和朋友们狂欢了几天几夜。

拍戏时,她和她的偶像有过一面之缘,偶像的亲和力更让她不能自己。戏拍完后,她托人帮她在偶像那谋了个小助理的差事。

她转行了,转得得意洋洋,跟捡到宝贝一样。

她生性乖巧,做事灵活,得到了偶像的关注。她也不失时机地在偶像面前力求表现 ,就连偶像代言的化妆品她也找机会在偶像面前摆弄摆弄,希望引起偶像注意。

机会还真是来了。

一天,她又在摆弄化妆品,偶像走过来扔给她一套化妆品:小宁,这个牌子不错,给你!小宁高兴得手舞足蹈,手里的化妆品差点砸到偶像的脸,偶像这次真真切切看清楚了小宁手上的化妆品了,不屑地来了句:你用这个?refuse。小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产品不是偶像代言的吗?她怎么会说是垃圾呢!

小宁面红耳赤,一下子像迷失方向的羔羊;一下子似乎又明白了什么,偶像这样的亿万富婆怎么可能用她代言的三、四线产品,就连刚才扔给自己价值不菲的化妆品,可能也是那些像自己一样的嫩头青,不知天高地厚却又想巴结讨好偶像的人送的礼,搞不好动用了全部家产才换来偶像一句“不错”的评价,然后同样免不了被抛弃的命运。

两个范例能给追星者些许启示吗?

人有点兴趣爱好是好事,可以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活得更有意义,但要理性些,不可以只要是自己偶像代言的产品,就一拥而上,买个不停,到头来还落个笑话。当然一个产品能够推出肯定有它的市场,每个产品都有它适合的群体,自己是这个群体,理所当然可以适当消费。

或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追追剧,看场电影,听个演唱会,看场球都无可厚非。

总之,说一千道一万,只是希望奔忙在追星途上的朋友们,发烧的同时量力而行,追得明白,追得有价值有意义!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