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宝马旗下个性品牌MINI的电动转型关键步骤,推出了首款国产纯电车型MINI Cooper。文章围绕这款车的定价争议、市场定位、生产基地及出口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文中指出,MINI在国内市场形势并不乐观,但品牌仍坚持全球化经营战略,在欧洲市场表现较好。同时,中国制造的纯电MINI也面临着欧盟征收反补贴税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MINI Cooper作为MINI首款国产纯电车型引发争议,尤其是定价方面。
网友认为售价高出竞争对手,但品牌吸引力仍强。
关键观点2: MINI在国内市场销量稳定,但新能源市场竞争激烈。
虽然销量不算大,但MINI作为高端品牌具有知名度及高产品平均售价。然而,在新能源市场上与其他品牌相比,MINI的优势不明显。
关键观点3: 纯电MINI Cooper的生产和出口面临挑战。
生产基地张家港面临欧盟征收反补贴税的影响。宝马集团已向欧盟委员会提出申诉,并计划将生产线转移至欧洲其他国家。
关键观点4: 外资品牌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在中国面临不确定性。
中国已成为外资品牌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但局势的不确定性导致品牌考虑更安全的备份措施。
文章预览
撰文|Misfire 编辑 |杨光 出品|汽车产经 随着 纯电MINI Cooper的登场,这个宝马旗下的个性品牌也迈出了电动化转型的重要一步。 新车共推出4个配置,售价18.98万-25.98万元。 作为MINI的首款国产纯电车型,这款车在带来极高热度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比如就 有网友在看完配置表后表示 : “将近19万的起售价高出 老对手smart近4万,可在舒适性配置以及智能化配置等方面,总感觉难以匹配这4万的价差。” 客观 讲 ,以 MINI的品牌力 足够 支撑得 起这个售价,因为自1959年问世以来, MINI从来都不是追求性价比的品牌,精致与格调才是它永恒的标签。 可一个不能忽略的事实是,当下几乎所有传统豪华品牌的溢价能力都在缩水,尤其是在全面新能源化的节骨眼上。 如今看来,显然MINI是不太信邪的。 至少远在 万里之外的德国人,对MINI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