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广西市场监管

【食在广西·桂在安全】夏季小心这种毒素!这3类食物容易隐藏→

广西市场监管  · 公众号  · 健康  · 2025-05-07 20:1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夏天食用河粉、米粉等湿粉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潮湿多雨和高温的天气下,这些湿粉容易被微生物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文章详细解释了米酵菌酸的危害、特点,以及易受污染的食物种类和症状。同时,也给出了避免米酵菌酸中毒的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米酵菌酸的危害和特性

米酵菌酸是食物被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污染后产生的毒素,毒性强,病死率高,耐高温,容易造成中毒。米酵菌酸中毒发病急,潜伏期短,可造成肝、脑、肾等实质脏器的损伤。

关键观点2: 易受米酵菌酸污染的食物

发酵椰子和谷类制品、湿粉类等淀粉类制品、木耳、银耳等容易出现米酵菌酸污染。河粉、米粉等在生产过程中虽然未经过发酵,但因为以大米或淀粉为主要原料,且水分含量高,是适宜各种微生物生长的基质,也容易出现污染。

关键观点3: 米酵菌酸中毒的症状

食用了被米酵菌酸污染的食物后,潜伏期一般为3s分钟至12小时,少数人在24~48小时后开始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重度中毒患者可在短期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关键观点4: 避免米酵菌酸中毒的方法

不要自己发酵米面类等食品,尽量不吃流动摊档的鲜湿粉类或湿粉条类食品,不买不新鲜的鲜湿粉类或湿粉条类食品,不长时间泡发米丝等类似食品以及干菌类食品。


文章预览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夏天到了许多人爱“嗦粉” 不过,“嗦粉”虽开心 但你知道吗? 潮湿多雨和高温的天气 河粉、米粉等湿粉容易被微生物污染 进而产生 米酵菌酸 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 0 1 米酵菌酸的可怕之处   米酵菌酸是食物被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后产生的一种毒素。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26—28℃ 是该菌的最佳产毒温度),该菌可大量生长繁殖。 三大特点 毒性强   米酵菌酸中毒发病急,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至12小时开始出现中毒症状,少数为1至2天。可以造成肝、脑、肾等实质脏器的损伤。 病死率高   目前米酵菌酸中毒尚无明确的特效解毒药,一般通过催吐、补液治疗、血液净化治疗等对症治疗和脏器支持治疗为主。 米酵菌酸中毒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极高。 耐高温   米酵菌酸对热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